找到相关内容92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三百年来一大德——印光祖师

    自欺欺人,违背良心,做出伤天害理、损人利己的事情。欲挽却运,必须提倡三世因果生死轮回与;戒杀护生吃素念佛。  识果为自利利他之要义;素化而行,不怨不尤,才可得到佛法之实益。  三、结论  印光大师所处...,次攀龙,师居稚。自幼从长兄读书,颖悟异常。合阳为古之有莘,是任圣伊尹躬耕的地方,故师俗讳绍伊,以景仰乡先哲,性果毅,游儒门,尝渎程朱书,力辟佛教,丽恹恹多病;始悟前非,渐究内典,知佛法广博精深,...

    高山 景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3367572.html
  • 释惟贤法师访谈录

    的佛教事业,成就菩萨行的伟大使命。太虚大师给我们这些学生规定的院训是“淡宁明敏”四个字,淡是淡泊于物质,不起贪欲,才能持戒;宁是宁静,即保持禅定功夫,不起妄念;是能识果,...的各种磨难,可以体会到当代中国人改革开放而带来的喜悦。人不可一日不吃饭,物质的力量是保证人生存的主要手段;然而人又不能没有精神生活,具体地说,就是人不能没有信仰,物质产生精神,精神又能反作用于物质,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3271410.html
  • 惟贤法师: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

    问题,平心静气的平等对待一切,才处得好各种关系,只有这样,在家庭中才能够使一家人欢欢喜喜的,在事业中你才能与职工、与群众和睦相处。 三、行 最重要的就是以因果思想,识果,修五戒十善之行,结合...,比较特殊,是在家修行者。 所以从信仰方面上来讲,信仰三宝、信仰因果、信仰业报,有必有果,有功就有德,要坚定这个信仰。从信方面来讲,这个信是正信,不是迷信,也不是邪信,而是智慧的信仰、理智的信仰。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惟贤法师|信仰|家庭事业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4376065.html
  • 不能不信因果

    ”法则。佛教的精义在识果,佛教的目的在教化人心,所以信仰佛教很好,明白“因果”的道理更好;明白“因果”的道理很好,奉行“因果”的法则更好。 所以,我说:“你可以不信佛,但不可以不信因果。” ...到台湾,贪污腐败的“”,造成河山易帜的“果”;省籍冲突的“”,造成二二八事变同胞互残,族群等争斗不已的“果”,始作俑者能无悔乎?蒋家和毛家对国家社稷的功过姑且不论,但观其后人种种不幸,“因果”之间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3876498.html
  • 惟贤法师:实修问答集

    在意识上没有计较分别,那就超越了第六意识境界、第七末那识的我执境界。由缘起契证空性,由空性洞察缘起,从而识果,广修一切善,这就是一种最高的认识、最高的智慧。  这种认识表现在行为上,就是菩萨的大悲...吗?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?  答:在佛经里讲,将来弥勒下生的时候,人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,识果,是人间净土。太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,赵朴老提倡的人间净土,就是这么一个净土。净土的实现,需要大家共同努力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1268944.html
  • 佛教道德的普遍意义

    奉行,得身解脱。正念、正定为定学,修定在于治心,能消除虚妄分别,除去精神上的散乱,而达心解脱。正见、正思维是慧学。慧又名智慧,由定力所证得的大智慧,无漏智慧,识果,洞察宇宙真理,破除无明障碍,得慧...需要道德。   二、佛教道德的标准   1.道德略释   道是理论和路径;明确真理,实践正道,有所悟证,功成德具,称之曰德。   释尊成正觉后,于鹿野苑对五比丘说四谛法,八正道,示以首先必须...

    惟贤

    |道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0923071883.html
  • 略述隆莲法师的僧才教育实践(1)

    也就是说,学生毕业后,最起码也要成为寺庙的管理人才。  关于寺庙管理人才,隆莲法师认为,最重要的是应有佛教道德观。佛在世时,僧团执事起码是证果圣人。现在虽然没有证果罗汉,但最起码也应是识果的持戒僧人。...密宗,在根本教理上是相通的,只是具体修持方法有所不同。为此隆莲法师提倡广学多闻,在各宗各派上不可存有偏见。  立志于佛教教学的僧人,更应遍览三藏,对各派思想有所了解。倘若执此废彼,难免自己的错误见解...

    释果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1644150.html
  • 学习虚云大师开示“办道(修行)四个先决条件”的体会

    便是超出因果之外。“不昧因果”,即识果。   印公说:“信因果者,其心常畏,畏则不敢作恶。不信因果者,其心常肆,肆则无所忌惮。经所谓‘菩萨畏,众生畏果,正是如此’。”  4、今天佛教内,有部分人,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一、深 信 果  有五点认识:   1、因果规律,客观存在...

    昌臻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245898.html
  • 略述隆莲法师的僧团教育实践

    证果罗汉,但最起码也应是识果的持戒僧人。如果不重视强调这一点,僧团执事难免以权谋私,甚至违法乱纪。   管理寺庙,还应将僧团当成一个神圣不可犯的组织。尊重僧团,维护僧团的一切有机部分,&...多闻,在各宗各派上不可存有偏见。立志于佛教教学的僧人,更应遍览三藏,对各派思想有所了解。倘若执此废彼,难免自己的错误见解而随便歪曲佛经原意,或断章取义盲修瞎炼。佛教讲教、理、行、果,若理不通则事不立。...

    释果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5846082.html
  • 佛教道德的普遍意义

    的大智慧,无漏智慧,识果,洞察宇宙真理,破除无明障碍,得慧解脱。  真解脱就是涅槃境界。梁启超认为涅槃的含义为:“绝过清凉无热恼,绝对安定无破坏,绝对平等无差别,绝对自由无系缚。”十分正确。涅槃可...、佛教道德的标准  1.道德略释  道是理论和路径;明确真理,实践正道,有所悟证,功成德具,称之曰德。  释尊成正觉后,于鹿野苑对五比丘说四谛法,八正道,示以首先必须具备因果缘起的正见(理),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4446524.html